威士忌類型入門指南
威士忌(Whisky)、蘇格蘭威士忌(Scotch)、麥芽威士忌、波本威士忌(Bourbon)……眼花撩亂的名詞,是否讓人一頭霧水?有人喜歡純飲,有人偏好加冰,也有人鍾情於那杯經典又優雅的調酒。聽來簡單,其實背後藏著深奧的風味學問。
只要問問身邊的威士忌愛好者,他們很可能從風味聊到蒸餾器,再從產區講到熟成年份,讓人一邊著迷,一邊暈頭轉向。但別擔心,我們在這裡,正是為了幫您打開威士忌世界的大門。那些一直想問卻不知從何開口的問題,我們已經為您整理好。
準備好,讓這段琥珀色的品味旅程悄悄展開。

威士忌有哪些類型?
認識威士忌的第一步,從「產地」開始,是最直觀也最清楚的分類方式。由於各國在製程規範與法律定義上略有不同,因此依照產地劃分,能幫助您快速了解威士忌世界的輪廓。現在主流的威士忌產地包括:
蘇格蘭威士忌(Scotch whisky)
美國威士忌(American whiskey,包括波本 Bourbon)
愛爾蘭威士忌(Irish whiskey)
日本威士忌(Japanese whisky)
舉個例子來說:在蘇格蘭,酒液必須在橡木桶中熟成至少三年,才能合法稱為威士忌;而美國的威士忌則依照類型(如波本、裸麥)各有不同的法定標準。無論從哪一國開始認識,產地不只是地圖上的名稱,更是風味與工藝的起點。
蘇格蘭威士忌入門:什麼是 Scotch Whisky?有哪些基本種類?
提到威士忌,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,就是來自蘇格蘭的 Scotch Whisky。
簡單來說,凡是在蘇格蘭境內,以水與穀物為原料蒸餾而成的威士忌,只要符合規範,就可以被稱為 Scotch。
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(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)的規定,想要冠上「Scotch」之名,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
只使用穀物中天然產生的酵素進行糖化,不可添加人工酵素。
發酵過程中只能使用酵母菌,不得加入其他發酵劑。
蒸餾後的酒精濃度不得超過 94.4%,並且必須在容量不超過 700 公升的橡木桶中熟成至少三年。
除了E150a 焦糖色素(僅調整顏色,不影響風味)與水之外,不得加入其他添加物。
裝瓶時的酒精濃度需達 40% 以上。
這些嚴謹的標準,讓每一滴 Scotch Whisky 都擁有獨特的產地標誌與工藝靈魂。無論是初學者或老饕,只要了解這些基本規則,就能更深入體會蘇格蘭威士忌的魅力所在。
在眾多烈酒之中,你或許會想:威士忌應該算是比較容易上手的那一種吧?
美國威士忌入門指南:波本與黑麥的風味世界
除了蘇格蘭之外,美國也是全球重要的威士忌產區之一。他們將威士忌拼作 whiskey(與 whisky 僅一字之差,背後其實是歷史與地區演變所致),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兩種類型,正是:波本威士忌(Bourbon)黑麥威士忌(Rye Whiskey)
什麼是黑麥威士忌(Rye Whiskey)?
在美國,凡是標示為 Rye Whiskey(黑麥威士忌) 的酒款,其原料配方(mash bill)中至少需含有 51% 的黑麥——這是一種穀物,常與玉米或麥芽大麥搭配使用。
根據規範,美國黑麥威士忌的:
蒸餾酒精濃度不得超過 80% ABV
入桶熟成時濃度不得超過 62.5% ABV
只要經過至少兩年熟成,並且未與其他酒類混合,就能冠上 “Straight Rye Whiskey” 的名稱,意指純黑麥威士忌。
風味上,黑麥威士忌通常帶有明顯的辛香料調性,也可能展現成熟果香,整體口感輪廓鮮明,特別適合喜歡個性濃烈、富有層次的飲者。
什麼是波本威士忌(Bourbon)?
波本威士忌可說是美國精神的象徵之一——它見證了南方農業的興起,也經常成為鄉村音樂與電影中的主角。這款帶有天然甜潤風味的威士忌,早已深植美國文化之中。
根據美國法規,凡是標示為 Bourbon 的威士忌,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
原料配方中至少含有 51% 的玉米(上限不限,許多酒廠甚至使用更高比例)
蒸餾時的酒精濃度不得超過 80% ABV
入桶熟成時不得超過 62.5% ABV
此外,雖然法規未明訂最低熟成年限,但只要原料與製程皆符合規範,即可被認定為波本威士忌(Bourbon Whiskey)。
也因為玉米比例高,波本威士忌普遍呈現香甜、圓潤且順口的風格,無論是純飲、加冰或調製經典雞尾酒,都深受飲者喜愛。

什麼是「調和式蘇格蘭威士忌」(Blended Scotch Whisky)呢?
即便聚焦在蘇格蘭威士忌這一大類之中,依然可以細分出不同的風格與製程。隨著你深入這片充滿風味層次的世界,「調和式(Blended)」與「單一麥芽(Single Malt)」這兩個名詞,將會成為你常聽見的關鍵詞。
根據 蘇格蘭威士忌協會(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) 的分類,蘇格蘭威士忌主要分為以下五種類型:
單一麥芽(Single Malt):來自單一酒廠,使用100%麥芽大麥釀製,並以傳統銅壺式蒸餾器蒸餾而成。代表品牌:The Singleton 蘇格登
單一穀物(Single Grain):由單一酒廠釀製,主要使用玉米、小麥等穀物,並透過連續式蒸餾器(Coffey Still)生產。
調和麥芽(Blended Malt):將來自多間酒廠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進行調和,不含穀物威士忌。代表品牌:Johnnie Walker(部分產品線)
調和穀物(Blended Grain):由多間酒廠所產的穀物威士忌調和而成,較為少見。
調和式蘇格蘭威士忌(Blended Scotch Whisky):將不同酒廠的麥芽與穀物威士忌混合調和,成為目前市場上最普遍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蘇格蘭威士忌類型之一。代表品牌:Johnnie Walker、Dewar’s 等。
愛爾蘭威士忌與日本威士忌:獨特又富開創精神
愛爾蘭威士忌的風味關鍵:認識壺式蒸餾工藝的獨特魅力
與美國相同,愛爾蘭威士忌(Irish Whiskey) 的拼法多了個「e」,但除了拼寫的不同,它與蘇格蘭威士忌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。
根據法規,凡是在整個愛爾蘭島(包括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)釀製的愛爾蘭威士忌,必須遵守幾項基本規範:
蒸餾時酒精濃度不得超過 94.8% ABV
熟成必須在不超過 700 公升的木製容器中進行,且時間不少於三年
不過,與蘇格蘭威士忌相比,愛爾蘭威士忌也展現出自己的彈性與個性,例如當地允許使用外源酵素進行糖化(即非穀物自然產生的酵素),且對熟成容器的材質也較寬鬆,只要是「木製容器」皆可,這為風味帶來更多元的變化空間。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風格,莫過於壺式蒸餾愛爾蘭威士忌(Pot Still Irish Whiskey)。這是全球獨有的製法,必須使用:
至少 30% 非泥煤麥芽大麥
30% 未發芽大麥
以及其他未發芽穀物混合釀製的穀物醪(mash)
並以傳統的壺式蒸餾器(Pot Still)蒸餾兩次或三次完成製程。
這種獨特的工藝可追溯至 19 世紀,當時愛爾蘭酒廠為了規避英國針對麥芽大麥徵收的稅金,轉而發展出這種以混合穀物為基底的釀製方法,意外創造出今日廣受歡迎的風格。

日本威士忌的風味進化:從進口調和到舉世讚譽的經典之路
被尊稱為「日本威士忌之父」的竹鶴政孝,原本出身釀造清酒的家族,卻因一趟前往蘇格蘭的旅程,踏上了與威士忌為伍的一生。1919 年,他以年輕化學家的身份進入格拉斯哥大學,並深入當地蒸餾廠學習傳統蘇格蘭威士忌的製程與工藝。
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他回國後的選擇,他不僅創建了日本第一個專業威士忌部門,更於 1940 年 10 月推出首款自有品牌威士忌,也就是今日知名的 Nikka。
然而,日本威士忌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。一直到 2024 年 3 月 31 日 前,市面上標示為「日本威士忌」的產品,其實並未受到明確法律定義的約束。這也導致部分產品會混合來自其他國家的原酒,僅在日本裝瓶,就以「日本製」之名販售,產地與製程間存有模糊空間。
為了提升日本威士忌的國際信賴度與品質標準,日本洋酒酒造組合(JSLMA)於 2021 年提出新法規,並於 2024 年正式上路,建立起「日本威士忌」的認證標準。根據這項新規範,凡欲標示為「日本威士忌」,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
發酵、蒸餾與熟成必須全程於日本境內進行
使用日本水源作為製酒用水
必須含有麥芽穀物,也可搭配其他未經麥芽處理的穀物
熟成時間需達至少三年
最終裝瓶作業必須在日本完成
這套新標準不僅為日本威士忌正名,也象徵著這個產業正式邁入更成熟、透明且受國際認可的時代。

風味旅程正展開
我們的威士忌世界小巡禮就暫告一段落,帶你快速認識來自世界各地、風格各異的威士忌類型。現在,既然已掌握基本差異,也許正是時候挑一款入門酒款,開啟自己的品酩旅程。我們也精心準備了一份實用的威士忌入門指南,等你探索,發現最適合自己的風味起點。



